众所周知脑血管病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脑血管病重在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为让群众更加清楚地了解“脑卒中”,更好地防治“脑卒中”,我院新一期健康大讲堂——脑卒中的早防早治健康知识讲座如期在福康讲堂举行。
讲座中,神经内科董芬医师讲解了“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脑卒中的康复”。其中,董医师重点讲解了各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她讲到,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年龄和性别是两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10年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总体看,脑卒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1~1.5∶1。此外,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性。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等。
此次讲座使参加者对本来陌生的脑卒中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见解,并使他们获得了如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受益匪浅,他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