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园地 - 保健养生


OAK NEWS
桑葚藏医理 适量享珍馐
     桑葚,又名桑椹、桑仁,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诗经·国风·氓)中有"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之语,可见桑甚是一味古老的药食两用食物。

     中医认为,桑葚性寒,味甘、酸。入肝、肾经,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润肠通便之功,适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头晕耳鸣、目暗昏花、关节不利、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消渴及肠燥便秘等,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滋补强壮药。桑葚作用平和,可单用,或鲜品食用,或加入复方中使用,或熬膏常服。本草经疏》言其"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本草纲目》言其“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变白不老酿酒服,利水气,消肿"。滇南本草》言其"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随息居饮_食谱》言其“滋肝肾,充血液祛_景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

     桑葚营养丰富,含糖、鞣酸、节果酸、维生素、胡萝卜素等物质。桑葚能补充胃液的不足,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并能刺激胃肠使消化液分泌增多,蠕动增强,因而可帮助消化,促进大便排出。产后贫血、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及老人血虚便秘者,服食尤佳。

     《本草新编)载:“桑椹采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未成熟桑葚含生物碱和过量鞣酸食后易引起胃肠道症状,如恶心脘腹痛等,或损伤胃黏膜等,故采摘桑甚以紫黑者为佳。成熟的桑椹质油润,富有糖性,味微酸而甜入食、入药以个大、肉厚,紫黑色糖性足者为佳。桑葚含糖丰富,故糖尿病者不宜多食。
      正常人群食用桑葚应适量。桑葚中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透明质酸等,人体大量食用容后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桑葚性寒,且有通便之功,故孕妇、脾胃虚寒、平素大便稀溏或泄泻者不宜食用。

      下面提供几道食疗方选供选用:

  • 桑葚粥

       桑葚15克(鲜者加倍),大米50克,蜂蜜适量。将桑葚择净,放入锅中,用清水适量,浸泡片刻,而后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蜂蜜: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鲜桑葚榨汁,待粥熟时同蜂蜜调入粥中,再怊洧__ε_塔二_基沸服食,每日1剂。蜂蜜益气补中,养脾气。大米补脾,益五脏,壮气力。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藏血。肝肾同源,脾肾互补。故此方可补益肝肾,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目眩晕、视力下降、记忆减退、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肠燥便秘等。

      ●蜜渍桑葚

     桑葚、蜂蜜各适量。将桑葚洗净,晾干,放入瓶中,加入等量蜂蜜拌匀,蜜渍1周即成,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含咽,或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可养阴补血,适用于毛发异色、脱落,头晕目眩,女子月经不调、闭经,各种贫血等。

      ●桑葚蜜膏

      桑葚、蜂蜜各适量。将桑葚水煎取汁,共煎3次,三液合并,文火熬膏,加入等量蜂蜜收膏即成。冲服,或含服,或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可滋阴补血,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须发早白,头目晕眩,女子月经不调闭经等。
●我杞地膏鲜桑葚、枸杞子、熟地、当归各等量,蜂蜜适量。将上述中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共煎3次,三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加入等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2次冲饮。中医认为,头发为血之余。桑葚、枸杞子、熟地、当归等均为中医临床补血药,可养阴补血适用于须发早白、毛发脱落。


地址:绍兴市延安路123号 总机:0575-88055555 备案号: 浙ICP备09026471号-1 邮箱: © 2019 版权所有:绍兴第二医院 All Right Reservde. 网页设计:汇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