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是一种常见的果品。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称:“”济南郡之东南分流山,山上多杏,大如梨,色黄如橘,土人谓之汉帝杏,亦曰金杏。”杏作为肥厚多汁、酸甜适度、色泽鲜艳的水果,深受人们的欢迎。而杏之受用者更有杏仁,其用途较杏子更广泛,首先是入药,其次是入食。
杏仁入药有润肺消食之作用,中国之“医食同源”,在此也可作证。最早进入杏仁入食者。是《齐民要术》。“杏子仁可以入粥”,一般都认为这是最早的“杏仁茶”的记载。之后的鲁明善所著《农桑衣食撮要》又有:“收杏子(仁)——杏熟时收核,至冬秋间敲取仁,拣出山杏及杏仁有毒者,去尖皮,捣令极细,收贮食用。”这种将杏仁研砸磨成粉,贮藏备食用的方法,应是“杏仁霜”的最早制法了。
“杏仁茶”“杏仁霜”之类饮品,都是以杏仁为主料的。此外还有一种叫“杏酪”的饮料,也是一种杏仁茶,清代经学家郝懿行所撰《晒书堂笔录》中记载其制法:“杏酪,取甜杏仁,水浸,去皮,小磨磨细,加水搅细,入锅内,用糯米屑(粉)同煎,如打高_糊法,至糖之多少随意掺入。”这显然是一种粥状甜味的饮料。到了清代,在《光绪顺天府志》一书中记载就更明确了,“以杏子仁甜者,磨成粉,然不尽纯,或杂以薯粉,土人和糖调水为杏仁茶”。这类杏仁茶在北方盛行一时,京都更有《燕都小食品》之杂谈:“清晨食肆闹喧哗,润肺生津味亦赊,一碗凉浆真适口,香甜莫比杏仁茶。”可见这种饮品在当时的影响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