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偏执”长啥样
偏执一词源于希腊语,是指走极端的意思。偏执的人在思维和行为上明显脱离现实而又坚信不移,且说服教育和生活经验均难以改变或纠正。有偏执人格特质的孩子会给老师和家长不听话,很难管教的感觉。林教授说,偏执的孩子具有一些共性的特点,家长们可以对照下,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小偏执"。
1.敏感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的甚至可能是友好的行为表现,误解为怀有敌意或轻蔑,或预期自己会遭受伤害和摧残。
2.存在一种先占观念,即将周围事件解释为具有某种“阴谋”,常表现为怀疑朋友或同学的好意
3.固执已见,常常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正确的。听不得不同意见,不相信反面证据。
4.很容易记恨,不能宽容并将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别人。
5. 极端地自信、自负、自尊心强;无端地自卑,常感到自己受轻视,并且立即报以恶意与反击。
6.主观性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常与人争辩,固执己见,不相信别人,很难以事实或道理来改变他们的认识和想法。
孩子为何会变成“小偏执”
偏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尤其是环境因素是影响孩子人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偏执人格的形成跟幼年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可能是父母对子女过分娇惯,使孩子任性专横,或者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过于严格,使孩子无所适从,慢慢发展下来就形成了偏执性格。
一些家长采取了不科学的教育方法,比如,一味追求高分,对智力一般的孩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当孩子无法达到时,不注意与孩子沟通,经常责骂孩子,或棍棒相加。在这种家庭教育下,孩子就丧失了自信心、上进心,取而代之的是敌视他人,固执地认为所有的人对自己都不好,别人都存心不良,并且在“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影响下,形成偏执心理。
此外,家庭中不文明的气氛,如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敌视,经常大吵大闹等。父母固执的态度,学校的不良风气,教师的不良性格都可能使学生形成偏执。
如今的孩子在学校面临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对挫折的不良反应或不当的防御方式,也可能导致偏执的产生。
快乐陪伴远离“小偏执”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熏陶是不可或缺的。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就处在一个健康快乐、天性自然发展的成长环境呢?如何让孩子远离性格偏执,快乐成长呢?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说,其实孩子不需要完美妈妈,快乐的妈妈更能培养健康心理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特点,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家长应该有不同的教育侧重,但陪伴是和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最重要的一点。
2岁前:亲密关系最重要
2岁以前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父母有较强的情感依附,情绪感应非常灵敏,情绪管理也比较容易,父母和孩子要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和信赖关系,比如陪伴孩子玩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晚上让孩子和自己同床等等,这对将来孩子和父母的感情维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这种亲密关系形成后,家长和孩子之间会形成良好的沟通基础。
如果父母没有办法带孩子,找一个孩子的“重要他人",比如奶奶,或者阿姨等,亲密关系的建立对培养和管理孩子将来的情绪非常有利。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重要他人”"不能常常变换,经常变化亲密关系中的“重要他人”会让孩子产生焦虑,不信任感,不离于良好亲密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