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拌面,又饱又健康?有部电影中的角色在吃饭时直接把中药倒进自己正在吃的汤面中。有观众提出想尝试影片中的同款“中药拌面”,医生在这里提醒大家:别轻易模仿!
中药能不能就饭吃
中药多为植物类药材,常含有鞣质、生物碱等成分,如果与食物一起吃,容易与食物中的蛋白等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阻碍人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药效。
而在服用中药期间,若同时进食与药物药性相反的食物,会降低中药药效,如服用人参等补气中药时食用萝卜,会减弱人参的补气作用,导致病情恢复缓慢;服用清热解毒中药时,食用辛辣、温热食物,会使热证加重,影响病情恢复,如咽痛、发热等症状可能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
若同时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食物与中药相互作用,会加重胃肠负担。如服用滋补类中药时,同时进食过多油腻食物,会阻碍脾胃对药物的吸收,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影响中药滋补效果。
此外,部分中药可能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这不仅影响药物疗效,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可导致中毒。
所以,中药拌面不仅可能影响药效,还会带来健康风险。
中药的正确服用方式
中药到底怎么吃才是正确的?
中药的服用时间较为复杂,受疾病性质、药物功效、患者体质以及药物对胃肠道刺激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常规服用时间如下:
早晚餐后
通常,常规中药早晚各服一次,在早餐和晚餐后半小时左右为宜。这样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同时利于药物吸收和利用。
空腹服用
某些健胃类、补益类、驱虫类、泻下类或需快速吸收的药物可空腹服用。空腹时,胃肠道无食物干扰,药物能更快进入血液循环发挥疗效,一般有滋补作用的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但有胃肠道疾病或体质较弱者空腹服用可能引起不适,应遵医嘱。
空腹服用一般指餐前1小时,餐后2小时。而严格的空腹服药是指清晨空腹将药服下,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
助眠安神类中药,一般建议睡前服用,以助患者更好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当然,服药时间会根据疾病性质调整,比如危急重症患者服药时间可不拘泥于饭前或饭后,应根据病情随时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应根据疾病病位和药物功效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不过这些调整都需遵医嘱。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中药期间,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应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