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与正常皮肤接触8小时后,仅约3%的药物会被全身吸收。皮肤给药的吸收主要受皮肤角质层的厚度、完整度、水合程度和药物分子量大小、浓度、药物剂型、基质等影响。皮肤由外到内可简单分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其中,药物吸收的主要位置在表皮层,角质层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若出现破损,则会加速药物吸收。通常来说,不同部位皮肤吸收能力不同,由快到慢分别为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足底手掌。药物方面,小分子、脂溶性的药物相较于大分子、水溶性的药物更易被吸收。同时,在一定浓度下,药物浓度越大,皮肤吸收作用越强。
哺乳期药物安全性分级
药物从母体被婴儿所吸收的药量,取决于药物在母体体内代谢的情况,同时还取决于婴幼儿消化道的吸收情况。目前针对哺乳期女性的药物安全分级为L分级法(LRC),主要将药物分为L五个等级。
L1(适用):大量研究证明哺乳期女性用药后对婴儿无影响。L3(可能适用):未在哺乳期女性中研究,或研究显示对婴儿有轻微不良影响。需在评估后考虑使用。
L4(有潜在危险):有明确证据证明哺乳期使用后对婴儿有害。
L5(危险):已证实哺乳期使用后对婴儿有严重危害。
因此,在药物选择上,推荐哺乳期女性选择L1、L2等级的药物。另外,医生提醒,哺乳期女性用药,均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常用的皮肤治疗药物有哪些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药物,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皮肤及全身炎症性及免疫性疾病。临床上根据作用强度将常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弱效四个等级。哺乳期女性必要时可选择外用涂抹弱效、中效等全身吸收很少或可被迅速分解代谢的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如醋酸泼尼松龙软膏。同时避免将强效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直接涂抹于乳头,以免造成婴儿医院性高血压。
免疫抑制剂
局部外用免疫抑制剂主要为他克莫司软膏,可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等疾病。他克莫司软膏在皮肤涂抹后吸收进入血液极少,但可分泌至乳汁。该药的哺乳期用药安全分级为L3,因此不建议哺乳期间使用他克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