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一般在受到感染后1至3天会出现鼻塞、喷嚏、流鼻涕、咽部不适、轻咳、发热等,热度高低不一,重者畏寒、高热、头疼、胃口不佳、全身乏力等。
这季节又到了宝宝易生病的时候,朋友圈常出现医院爆满的照片、家长群里常有宝宝请假。宝宝发烧到医院看病,为什么医生常常会开“血常规+超敏CRP+SAA”检查单?有些家长见不得宝宝流血流泪,很是心疼。这三大感染指标到底有什么意义?
血常规是用来衡量血液变化的化验项目,医生通过白细胞数量和分类简易判定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说明宝宝的营养状况,是否存在贫血;血小板主要反应的是凝血功能。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发生后6至8小时开始升高,1至2天达到峰值,与细菌感染程度正相关。病毒感染时CRP不升高或轻度升高。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在组织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也增高。
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抗原刺激后,肝脏迅速合成SAA入血,升高时间早于CRP,病原清除后SAA快速降至正常水平,用于评估急性时相反应进程。SAA是比CRP在感染、炎症、肿瘤等疾病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更敏感指标,且更短的半衰期。
血常规+CRP+SAA联合检测意义1+1+1〉3,就诊起到关键作用,WBC、RBC、PLT是骨髓功能的重要指标,同时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红细胞形态指标等信息对临床医生也十分有用。但是严重感染时的白细胞抑制、少数病毒感染时白细胞增加、白细胞在边缘池与循环池的动态分布,白细胞炎症早期敏感性较差等上述复杂因素,医生需要更多其他信息综合分析判断。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抵抗力较低,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故早期、快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更有效的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在某些特殊情况还需要检测血培养、肺炎支原体、EB、肌钙蛋白、肝肾功能等。
宝宝少生病,妈妈少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