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的影响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一定成正比,近日来,因连日的阴雨天气及气温骤降的影响,感冒、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日益增多。
据绍兴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李岱主任医师介绍,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被称为是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其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目前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总患病率高达8.2%,共有4300万人患有慢阻肺。尤其是老年慢阻肺患友,体质弱,病程长,基础疾病多,往往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秋冬季节该如何预防慢阻肺呢?
1.戒烟。据统计,我国约有70%的慢阻肺由吸烟导致,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引发理由。有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及时戒烟,慢阻肺的发生率能够减少80%—90%。吸二手烟也可能导致慢阻肺。
2.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及其他传染性疾病。气温下降时,要注意室内透风,不要长时间待在满是烟雾的房间和空气被污染的空间,另应注意应在室内外温差基本保持一致后再进出,避免接触感冒或伤风的病人。慢阻肺和哮喘病人冬春季更容易得流感,应及时注射流感疫苗。
3.注意膳食营养。平时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和奶类食物,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生、冷、辛辣、油腻食物要少吃。
4.适当运动。这也是预防和治疗慢阻肺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慢阻肺患者要适量减少在冬季的外出活动,出行尽量安排在上午10点以后,以避开清晨的高污染空气。但适量的运动很有必要,患者可以视自身情况而定,做一些舒缓的运动,步行、太极拳或跑步等各种不一样强度的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和呼吸功能,还能够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