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这天,秋高气爽。58岁的黄大妈参加了爬山活动,回来后,左膝关节肿痛,医生问了她病史,一年前有左膝关节外伤后,检查发现有半月板损伤史,患膝膝关节骨质增生已有多年。经诊断,医生告诉她,她得的是膝关节滑膜炎。与平时她经常坐着不动念佛时间过长,体形肥胖而常拎菜篮子等过重物品、关节外伤后不注意休养等习惯有关,这次爬山不当是个诱因,需要静养、服药、康复理疗一段时间才能使左膝积液吸收,疼痛缓解甚至消失。
人老腿先老,膝关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是活动过度的关节。摔倒、扭伤等往往会引起膝关节痛,髌骨软骨和髌骨周围其他组织的劳损性损伤,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髌骨就是在膝关节前面,腿伸直放松时,用手能够推动它的,平时所说的膝盖骨。这个部位的损伤,叫 “膝前痛”!膝前痛在中老年中经常发生。原因主要是膝关节使用过度,膝关节处于屈曲成130-150度时发力最大,也是髌骨负担最重,最容易引起膝前痛的角度。爬山上台阶,正好是这个动作。尤其是山上的台阶有低有高,上高台阶更是必须经过这个角度。反复用力蹬直时更容易发生膝前痛。在人的膝关节腔内,有一种被称作滑膜的结构,滑膜通过分泌滑液,起到营养关节软骨,润滑软骨面,减少关节运动时磨损等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膝关节腔内大约有2毫升-5毫升的滑液。由于滑液量很少,又分布与关节的各部位,所以不会造成膝关节的肿胀和异常。如果患者膝关节出现骨质增生,使软骨面不平整,甚至造成软骨破坏,这时,膝关节在活动时,可刺激滑膜,产生膝关节的滑膜炎,主要表现为滑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使滑液分泌明显增加,造成膝关节内积液。当膝关节直接受到暴力打击,长期负重慢性劳损,间接膝关节扭伤、手术过程中的损伤,剧烈体育活动或超强度训练,不正确的习惯动作,关节本身退变,膝关节反张 ,甚至穿鞋不当均可引起创伤滑膜遭受损伤、滑膜充血、肿胀,滑膜细胞活跃产生大量积液,正常关节滑液为碱性液体,由于损伤后渗出增多 ,关节内酸性产物堆积,滑液变为酸性,促使纤维素沉淀,如不及时清除积液,则关节滑膜长期炎症刺激反应,促使滑膜逐渐增厚,且有纤维机化,引起粘连,影响关节正常活动。 出现膝前痛以后,可能平时走路没事,一上、下楼梯就不行了,膝前痛是一种劳损性的损伤,由局部负担过度引起,平时缺少锻炼又没有经常爬山习惯的中老年人,爬山时不要和别人攀比高度,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多走坡道,少上台阶。因为走坡道时,膝关节开始发力的角度接近伸直,还可以自己调节步子的大小,避开在引起膝前痛的角度发力。平时多锻练腿部肌肉,如坐在椅子边,将腿向前伸直,脚后跟着地,然后腿伸直向上抬,使脚跟离地10-15厘米,让股四头肌持续收缩,保持10秒,然后缓慢把腿放下。每天做平2-3次,每次重复10遍,两条腿可同时进行。骑自行车也是一种有效的锻练方法,但注意骑行的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持续上坡骑行。每天可进行30分钟。也可仰卧在床上模仿骑自行车的动作,使大腿肌肉得到很好锻炼。可在水中进行膝关节运动,比如游泳、水中行走、水中健身操等。这些运动是在失重状态下进行,膝关节负重小,但活动范围大,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也能够得到充分的舒展。年轻者可用走跑交替的方式增强膝关节韧带弹性。注意跑步时前脚掌着地,以减缓膝关节的震动和膝关节损伤。跑步时双臂要自然摆动,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年长者可坚持缓步行走。行走时腿要缓抬轻放,步速可控制在每分钟60步以内或依自已体力而定。每日可步行20分钟,长期坚持。经过锻炼,腿有劲了,再多上下台阶不迟。
膝关节受到寒冷刺激时很容易发病,因此平时要注意膝部保暖。平时可戴护膝免受伤害。对关节冲击小的运动方式,散步、游泳、原地蹬自行车、打太极拳等是有助于保护关节的运动。登山、爬楼梯、跳舞、踢毽子、打太极拳时膝关节屈位时间过长等都是对关节有不利影响的运动方式。注意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的食物,比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绿色蔬菜、橄榄油等可以保护骨关节。体重要控制,体重增加后关节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压力过大就会出现软骨退变,慢慢就会导致骨关节炎。生活和工作当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如果的确是工作需要,最好改为坐在小板凳上工作;年轻女性平时逛街不要穿高跟鞋,避免对膝关节造成大的冲击力,导致关节发生磨损。平时运动前要对膝关节“热身”,让膝关节充分活动开以后再参加剧烈运动。压腿时,不要猛然把腿抬得过高,防止过度牵拉膝关节;不要过长时间练习太极拳,因为太极拳当中有较多的持续缓慢的下蹲位动作,造成膝关节的负担过重增加磨损。只要在日常的运动当中注意保持和增强膝关节,就可以有效防止关节变形和关节炎的发生。
得了关节炎的朋友,请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你的症情,给予适合你的建议和治疗。